觀功念恩園地

【觀功念恩園地2023.10.23✍️】 

成為更好的自己 文/陳冠蓉(行政助理)

 

剛來到新世紀中醫時,對於中醫並不是很了解,從一開始當行政人員,到後來有很多到其他部門幫忙的機會,不知不覺也學會了許多以往從未接觸過的工作內容。診所各部門的同仁賣力、辛苦工作的身影,也深刻的烙印在我心中。

 

藥師、藥助忙碌的將每一份中藥確實交到病人手中;護理師們拔針、遞針、對病患進行衛教,常常連水都來不及喝;行政人員則是診所最強後盾,佈達診所最前端的政策、處理電腦設備異常等各種突發狀況、還有到其他部門支援等,原來掛號看診拿藥,並不是我一開始想像的這麼簡單,而是有一整個團隊在背後按部就班地運作著。

 

在行政方面的工作也接觸了不同的專案,第一次負責專案管理就要跟眾多醫師們合作互動,協助R1、R2的醫師完成受訓,對我來說是莫大的榮幸。同時也有一些壓力,雖然有些不熟練,但在行政組長及總醫師的幫忙下順利完成任務。像是邀請外院醫師來診所演講,對象不僅是本院醫師,還讓義大後中醫系的學生也一同參與,也展現郭院長想要將更多中醫保健知識傳承下去的理念。流程及事前規劃對我來說是莫大的挑戰,也感謝當天參與的醫師的包容與協助,才能讓活動圓滿結束。

 

雖然來到新世紀的時間不長,但也感覺自己日積月累的在進步,也更了解診所運作的模式。看見院長對於醫術及培訓醫師的堅持,以及每位醫師無論是在偏鄉醫療、居家醫療以及深入社區長照站教學授課的努力及辛苦,敦促我更加精進自己,能夠幫助更多的人也成就更好的自己。

 

【觀功念恩園地】 

付出 文/林淑月(護理師)

來到新世紀中醫診所轉眼已經一年多了,工作上手的程度隨著時間已漸入佳境,與疫情共存的這段時間,我們依舊努力著堅守自己的崗位…。

 

在疫情的衝擊下,每天的工作都處於非常忙碌的狀態。上班前我習慣提早20分鐘左右至診所開始每日的前置作業,像是到護理站開燈、按燈號、開電腦、清潔診間桌面、消毒兒童圖書區、備好針盒用物、補枕巾等…這些工作雖是身為護理師的工作日常,但為了有更好的醫療品質,讓病患來到新世紀中醫診所都能有家的感覺,我願意盡心盡力的付出。

 

每日一樓掛號同仁除忙著線上手邊的掛號外,還需為病患解惑門診大小事;藥師努力包藥發藥、對病人進行用藥安全衛教;二樓護理同仁則忙著TOCC的把關、協助醫師看診的排序、針灸的排位,確保醫師看診順利;三樓的行政同仁則有接不完的視訊看診諮詢電話、協助排解病患問題,並時時刻刻觀察掛號藥局及護理部門是否需要支援;每位醫師除現場看診外也需安排視訊看診,誠摯的照顧著每一位患者。 

在大家都忙碌的同時,會看到穿著黃色背心的義工姐姐們放下身段、不辭辛勞的付出,穿梭其間忙著幫忙收報到單、擦床、消毒等,真的感恩有您們的存在,無私的奉獻也減輕不少我們工作的負擔。

 

忙碌的時刻裡,接到久未回診的病患吳女士電話打來關心,「近來好嗎?」一句家人般的問候,我的心頓時湧上滿滿的感動與安慰。

感謝在疫情期間,因為有新世紀中醫的大家各盡其職的兼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需要時都會義不容辭地協助彼此,讓工作更平安順心,我想說的是,有你們真好!

 

 【觀功念恩園地】 

陽光照亮憂鬱,當生命出現奇蹟 文/莊培偲(掛號助理)

 

身為診所的ㄧ員,從上診到下診的忙碌期間,從診所門口進來看見掛號櫃檯同仁耐心及用心的服務著每一位來看診的病患,雖然現在疫情的關係,需要每天都是戴著口罩服務每位病患,儘管同仁正在一邊接電話一邊服務現場病患,但他們依舊掛著笑容來面對服務病患,這是我看見在新世紀一進來的陽光,畢竟每個病患來看診都有身體不適的情況下,身心靈一定會是不適的,診所的第一線陽光真的非常的重要。

 

當掛號同仁將病患一個接一個掛號到自己需要的醫師,第二線的陽光是我們診所的每一位醫生,社會當中總是說護理師是白衣天使,我相信醫師也是屬於醫師界的白衣長袍天使,醫師每天都要看無數個病患,每個病患的症狀相當於都會不同,醫師總是耐心的把脈,將病患的症狀開立屬於他們自己適合的藥物來治療。

 

第三線的陽光是我們最終站的藥師

藥師每天都會發藥給每位的病患,甚至我看見藥師問候病患以及努力協助病患所有未問到醫師的問題,藥師總是面臨很多病患在前面包圍著她等著拿藥,總不忘記自己有多忙多累,依舊好好的去解決病患所有提供的資訊。

 

緣分就是將病患引導到新世紀診所,診所的每一線陽光去照亮著每一位病患的不適,儘管在辛苦、工作的頻繁忙碌,總會使每位病患的生命在重新開啟不同的光線。

 

因為緣分相遇,也可以更加的去感受到每位病患給予每一線陽光後的溫暖鼓勵的言詞

因為一句溫暖的笑容、溫暖的問候,使陽光可以依舊的持續燦爛繼續綻放光芒給往後來的新病患。

 

真的很感謝每位病患的耐心等候及欣慰著診所每位同仁的辛勞,我相信善有善報,在診所付出的善事及付出給病患的辛勞都是會得到回報的。

#分享好話:學會感恩,謹存一份感恩的心,我們生命的每段歷程才會充滿溫馨與感動。

 【觀功念恩園地】

亮黃色的那抹身影 文/劉佳雯(護理師)

該用什麼樣的形容詞,才能形容那樣不抱著任何利益而來幫忙的那些人呢?

前段時間,在還沒進到診所之前,遠遠的就能看見一個守候在門口的小黃人,由於疫情的緣故,我們都需要先在門口測量體溫以及酒精消毒手部,在旁一邊微笑一邊服務的黃色小天使,也許每一次見面都是不同的樣貌,但是他們都有著相同的微笑,也許還帶著一顆充滿熱忱的心。

走上二樓之後,又一個黃色小天使出現了,他們會幫忙在病人離開針灸床之後的消毒,又或者幫忙遞報到單等等,會幫忙我們在忙碌時候照顧不到的地方,還會跟你熱情的打招呼。

那些穿的黃色義工服的人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不變的是他們的付出和不求回饋的心情。不管是在一樓的防疫站幫忙測量體溫,還是在二樓的護理站幫忙擦床、遞單子等等小事,每次看到你們,就讓人覺得心情愉快,並且深深的佩服。

那抹黃色的身影,明亮的笑容和不求回饋的熱忱,像溫暖的陽光一樣,每次只要你們在的時候,就能照亮心房。真的非常的感謝你們,願意付出時間、精神、體力等等,在這些有你們陪伴的日子,在未來也希望有你們在,願祝大家都能好好照顧身體,一起平安健康的度過這段疫情。

 

【觀功念恩園地✨】 

文/王芠琪    莫忘初心,讓心回到原點

在疫情的襲擊下,身為醫療院所裡第一線的一員,每天就是從開門架設防疫監測站,量額溫、噴酒精、詢問旅遊史等一連串的防疫步驟來開啟一天的工作!

 掛號夥伴們面對急切想進診所掛號看診的民眾,耐心的一個接著一個的協助完成掛號,適時的安撫,引導前往候診。

藥局夥伴們則馬不停蹄的進行準備工作,迎接印表機中不停打印出的醫師處方。科中調劑台上,同仁們依循著嚴謹的SOP進行三讀五對,從備藥到完成裝袋,領藥處一份又一份的藥依序的遞交到患者手上。

以及飲片調劑台上,排著一份又一份的處方以及壓著完成期限的訂單,整個調劑區被一份又一份,一籃又一籃的藥材排序圍繞著,彷彿設了結界一般的將調劑人員圈圍住。

以及另一處,設置在廚房的煎藥區,代煎藥、常備藥,同仁們輪流著汗流浹背的一鍋又一鍋的下鍋收鍋。

隨著醫師結束看診,最後一位患者領完藥,離開診所後,掛號藥局的同仁緊接著最後的結帳、機台清洗、環境整理等結診作業,一切程序都確認無誤後,才能整理收拾打卡下班。

 這,就是診所掛號藥局部的上班日常。累嗎?這是無庸置疑的!真的累爆!

但每每看到患者掛號時熟稔熱情的打招呼,貼心詢問有沒有吃飯?以及患者看完診另藥時,貼心的一句謝謝,跟「您們辛苦了!」,內心的疲憊似乎就被抹去了一大半!便也不忘的審視著自己最初來到這裡工作的初心!

在新世紀中醫診所,雖然每天都無敵爆炸忙,身體也出現一些問題,但我們真的無形之中幫助了好多好多國內外的同胞們!

 真的很隨喜團隊的大家!再忙、再累、再抱怨,仍舊未停下手上的工作,用無比的默契配合著!完成一件又一件的任務!在疫情強烈的衝擊下,能盡己棉薄之力,幫助更多能幫助的人!愛你們!

工作即供養,耐煩即慈悲。😊

Take your job as a way of making offerings. Practice patience is a method to cultivate compassion.  《法語出處:心道法師 心道法語》

 【觀功念恩園地】

文/魏采萱 (行政助理)你的雙眼想看到什麼?

你的雙眼想看到什麼?🧐

雙眼從一個窗口看出去,是看到滿天的星辰,還是地上的泥濘,選擇權完全在自己。我選擇看什麼,我的世界裡就有什麼。- 引自《希望・新生》

疫情期間,大家生活步調都被打亂了節奏。原本稀鬆平常的事也變得更加艱難,像是整天戴口罩,吃飯不能內用等諸多不便。在疫情的壓力下,也會影響人們的身心狀態,焦慮、不安、對未來的不確定感。那在診所的我們能為診所的患者做甚麼呢?

診所推廣部分,院長持續為大家更新疫情動態,身為小編的我,也傳遞防疫保健的知識給民眾;開辦免費線上講座,讓不便出門的民眾方便聽課。診所的同仁、義工們輪流接力站防疫監測站,量額溫、噴酒精、詢問T.O.C.C…等、護理師每日清潔消毒診療空間,藥局馬不停蹄的包防疫茶,嚴格把關大家的健康。

偶爾也會支援防疫站的我,某天下著大雨,看到同仁拿著愛心傘,護送坐輪椅的患者上計程車,仔細看才發現同仁的右邊肩膀全濕,卻毫無怨言,默默回到位置上。坐輪椅的爺爺奶奶在同事協助下暢行無阻,下大雨的時刻,借了患者一把愛心傘,診所大門口也鋪上止滑墊,以防有人滑倒,一切出發點都是「代人著想」。

疫情期間,看見了許多平時不會瞧見的美麗風景,每位同事從醫師、藥師、護理師到掛號助理、行政助理都默默地堅守在崗位上。希望疫情早日平息,大家慌亂的心也能安穩地守住。「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因為疫情,生活上產生了許多變化,但因為疫情,也讓我們也變得更加珍惜彼此相處的珍貴時光。

因緣際會下,我來到了新世紀工作。這也是在我第一份西醫工作20年後…開啟了我人生中第二份職場工作…。

從零開始接觸中醫,懵懵懂懂的學習,認識針的尺寸、型號,從遞針、拔針、夾電針、紅外線燈、氣功燈、黃土艾炭的使用等,中醫飲食衞教、呼吸調息、奇經八脈、補腎操、小腹式等…的運動,必要時教導病患及引導病患擺好正確位置(坐、躺、趴著)露出針灸部位、協助醫師可以適當的針灸到每個穴位,這是基本功。我才發現,原來中醫也可以這麼專業,看似簡單、卻要學習許多細節-做到專心地「遞針」、細心「計針」、用心「拔針」,一刻都不能馬虎。

在新世紀除了有專業醫師群用心問診把脈、針灸,還有每季的免費中醫健康講座,可以幫助病患中醫更加認識。看著每位醫師認真針穴位、幫助病患從原先精神狀況差,到後來病情明顯改善,身體狀況一天比一好,甚是感動。

三個月了,在同仁不厭其煩的細心教導下,我也慢慢漸入佳境,可以獨當一面工作。每天忙碌工作之餘,聽到一句「妳還好嗎?」或是工作結束時一句「辛苦了」總是讓我內心倍感溫。還有一群默默在背後、不計辛勞幫助的志工姊姊們。有她們的協助,減輕了許多工作負擔、也讓看診流程更加流暢。感謝這些人的存在,讓我ㄧ點ㄧ滴累積經驗,收穫良多。

舊的結束,意味著新的開始。

這世界上的每分每秒,都有著不同的變化,不一樣的聲音、不一樣的面孔。

回憶起自己一開始來到新世紀時,從掛號櫃台助理開始學習,提前到診所的準備工作,開門、開電腦、冷氣等等,在正式拉開鐵門迎接一天之前,還要開啟自己快樂的心情,即便伴隨著緊張與不安,之所以能繼續前進,也是因為身邊有著一群可愛的人們。

隨著因緣際會下,我在二樓護理部從新學習,學習安排針灸位置、如何遞針、拔針或是衛教患者等,為了讓他們能夠感受到更好的服務,也從中學習到很多經驗。

漸漸熟悉之後,有了更多的體會,除了舊的秩序,新來的衝突,也是一種轉變的契機,逐漸轉化出許多新的規定,讓服務能夠更加完善。雖然在忙碌的日子裡度過,在漫長的過程中成長,那些和同仁們一起度過的日子,心裡有許多的感激和不曾訴說的感謝。

再更上一層樓又體會到甚麼呢? 告別了相處多年的同事,開始與新的後輩磨合,帶新人對我來說,不敢說是教導,是用一種傳遞服務的心情,和他們訴說在這裡度過的日子,種下新世紀的理念與精神,期許能在新的同事們身上燦爛的盛開。

即使時間不曾停下腳步,那些不同的面孔,不同的聲音都放在我的心上,感謝曾經來過新世紀服務,或正在崗位上努力打拼的您們。

 

 【觀功念恩園地】

感恩有您 文/郭俐君(行政組長)

 

從去年開始,每週一和週三,是我前往車城和楓港巡迴醫療服務的日子。一大清早,我便帶著愉快的心情開車,沿著熟悉的台一線,一路來到了看診的所在地。一踏進活動中心,義工們早已排好針灸椅和針灸床,也把要招待大家喝的茶水都準備好了,非常感謝義工和鄉親無怨無悔的付出。

回想起當初辦理巡迴醫療的前置作業時,我遇到了場地協調的困難,設備上也缺少了看診用的針灸椅、針灸床和屏風,多虧有村長、理事長、總幹事和善心人士的大力協助,才能夠排除萬難,把問題解決,讓看診順利的進行。

在看診服務的這段期間,遇到了很多熱心的鄉親和義工。像盡責的村長,一大早就會幫忙廣播,提醒村民們今天是巡迴醫療服務的日子。也有鄉親會主動開車載著行動不便的患者來就診。更感動的是還有義工會挨家挨戶的提醒鄉親看診時間,擔心鄉親錯過了這禮拜的看診機會。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一位病患來掛號後就先回家休息了,但直到看診快結束了他都沒出現,電話也一直聯絡不上,令我們非常擔心,多虧有村民們熱心的幫忙,才找到在房間內呼呼大睡的病患,因我們的服務熱忱感動了這位病患,後來他就成為了巡迴醫療的固定幫手!

巡迴醫療雖然忙碌卻很充實,回顧起每一次的巡迴醫療,都是有很多熱心且不求回報的大家幫忙,加上診所專業又溫暖的醫療團隊,才能圓滿順利的完成每一次的任務。

現在來到新世紀中醫診所工作,受到好多人的協助,尤其是行政的夥伴們,教導我很多事情,讓我對工作能更快速地上手。還要感謝我的家人支持我,負責接送我、陪我一起解決工作上遇到的困難。我是個很幸運也很幸福的人,也會繼續抱持著感恩的心,迎接嶄新的每一天。

 【觀功念恩園地✍️】

日常 文/劉佳雯(護理師)

 

鬧鐘響起,騎著摩托車來到新世紀中醫診所,這是我的日常。從一樓的大門進來,就會看到櫃台的同事們,親切的和我打招呼,無論什麼時候、什麼身份來到這裡,每個在櫃台或是在藥局的同事們,溫暖的微笑總是讓我感到心情愉快。經過健康學堂的海報,走上好書推薦園地的階梯,來到二樓。

樓針灸室是我最常待著的地方。在這裡可以看到護理同仁們穿梭在針灸室及診間忙碌的身影,也可以看到中醫師們盡心盡力為患者的病痛努力醫治,有時還能看見發自內心來這裡幫忙的義工們上下樓層的忙碌的樣子。
在這裡工作真的學習到很多,特別是在跟診的時候,每位醫師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和習慣,跟著郭院長時學習雖然有壓力,但漸漸能明白院長為何如此嚴格,正是因為對患者的那份「慈悲心」,才需要在各種方面都盡力做到最好。而我的護理夥伴們也都是一群善良的人,組長常常提醒大家團隊精神,教導大家一起拔針、衛教或是整理資材等等,都是為了能讓來到新世紀的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最高品質的照護。

最讓人感動的那群人,便是那黃色背心的義工們了,無論是協助遞報到單或是幫忙擦床消毒等的簡單舉動,對護理工作上面就有極大的幫忙,在忙碌的時候能看到她們的身影,就覺得心安定了不少。

在一扇”除了工作人員禁止進入”的門後,有一群默默耕耘的行政人員們。也許大家不常看到他們,但他們穿梭在診所的各個角落;其實診所的運轉少不了這群人,無論是醫療計畫的輔助、健康理念的宣傳、診所需要用到大大小小的資材等,正因為有辛苦的她們,我們才得以在第一線提共最好的服務給大家。
在診所內要感謝的人太多了,無論是哪個樓層,都感謝有您們,感謝這個溫暖的團隊。

 

【病患家屬給新世紀的一封信 】

郭醫師您好:

感恩您 

悉心為父母診療

不只療養他們的身,更一點一滴慢慢療癒著我們全家人的心

每次看到您  親切跟爸媽打招呼問候,專注凝神傾聽我們訴說的每句話,耐心回應我們提出的每個問題,承接住並輕柔地化解我們內心的種種憂慮……

真的

很感恩

佛菩薩慈悲攝受

讓我們全家在這個時刻能得到您及整個新世紀團隊的溫馨扶持

我內心 無盡感恩 無盡禮敬

 

12/7第一次帶父母到新世紀中醫,父親因為雙手僵硬無法伸入血壓機,拿藥櫃台的工作人員很親切地關懷我們遇到的困難,並且立即幫我們聯繫,很快地來了一位護士帶來另一台機器,溫和地彎下身親手為父親量血壓。為我們解決困難。非常感恩🙏

接著

帶領我們到二樓,為母親問診的那位中醫師,跟母親互動全程都面帶微笑,語氣柔和,對我們很謙恭有禮,會看著我們的眼睛說話,言談中自然流露著同理與關懷。面對母親反覆擔憂地提問,他都一一耐心同理傾聽,教母親深呼吸,還示範給我們看。

我內心非常驚訝(!)過去就醫的經驗,醫生們大都很忙很急,很難花這麼多時間聽我們說話,更何況是看著我們的眼睛說話。這讓我們全家來到陌生的地方,本來緊張不安的心,都得到了溫暖的承接與照顧。真的非常感恩🙏禮敬醫師🙏

 

 

當天父親並未事先掛號,原因是不確定是否能帶父親出得了門來得了這裡。當天早上一直到最後一刻才成辦這件事。既然好不容易來了,就想是否還有機會能接受郭醫師診療。詢問過掛號櫃台人員得知已掛滿了。

在等待時,由您診間走出來一位護士,她看到坐在輪椅上的父親,輕聲柔語地詢問父親是否要看診?我告訴她我們未事先掛號。過了一會兒她又走出來輕聲告訴我們:郭醫師能為父親看診,請我們去補掛號(!)實在太震驚太感激了,感恩郭醫師慈悲。🙏

也很感恩這位護理人員,竟願意主動為我們詢問候補的可能性。

若沒有她的主動關懷協助,父親當天也沒機會再次獲得郭醫師的診療。

非常感恩🙏

而且,郭醫師教我們素食飲食的五大類食物,這位護理人員竟貼心地幫忙記錄在紙條上,讓我們帶回去看。如此體貼之舉,讓我非常感動感恩🙏

在二樓針灸室,護理人員對我們也是輕聲柔語。

她觀察到父親好像會冷,主動詢問確認後,接著打開一台機器照父親身體,還仔細地觀察調整角度,確認溫度合宜角度到位,還微微撫身對著父親說「這樣就不會冷了」。

讓我們感覺獲得到被悉心地照護與尊重。

對於我和弟弟OO貼身跟在父母旁邊協助搬上床及穿脫衣物等,難免影響到她們工作的動線,而她們對我們都沒有任何一絲絲的不耐煩或嫌惡,反而能體恤我們是第一次來,希望能隨侍在側即時關顧父母的需要,沒有要求我們出去外面等。

能得到這種種友善的對待,非常感恩🙏禮敬護理人員🙏

 

12/14第二次就診,

這次帶著小孩。

孩子們自在愉快地脫下鞋,坐上二樓兒童區,等待外公外婆針灸。

等候期間他們跟著廣播的讚頌輕音樂(music),愉快地唱著讚頌。

回家後女兒告訴我:

「媽媽 這裡很舒服也很乾淨,不像醫院。」

聽孩子這麼說,我內心很感恩

新世紀提供就診者如此舒適溫馨,能讓心慢慢安定下來的就診環境。

🌈也很感恩能播放著讚頌,讓每個人都能自然領受到菩薩慈悲的陪伴與加持,撫慰了每個人的心🧸

 

感恩 禮敬 郭醫師與所有新世紀中醫的工作人員

隨喜您們💗🙏

 

                   OO  恭敬虔十

 

 【我的眼睛要瞎了?—眼針治療記】

眼睛長期飽受黃斑部病變之苦的蘇小姐,每每閉上眼睛就會看到一個黑圓點,直到連看書文字都被遮蔽了一部份,內心開始產生不安與恐懼,這時候,蘇小姐內心浮現了新世紀中醫診所的眼針治療......

經由郭哲彰院長的介紹下,蘇小姐求助於周子為醫師,經果幾次的眼針治療之下逐漸痊癒,眼睛能明晰的看見這個美好的世界。

蘇小姐讚道,周子為醫師是非常耐心、專業的中醫師,周醫師的眼針醫術也讓她非常信任與安心,免於失明的恐懼,希望能分享這個故事給同樣受眼疾之苦的人。

 與大家分享【來自患者王先生最誠摯的就醫心得】—

困擾幾十年的病症 "原發性顫抖"

嚴重時無法用餐及寫字,

西醫在藥物方面 只能提供恩特來錠 來降低手部顫抖的幅度 但是藥效只能維持幾個小時

後來 在網路上 西醫大力宣傳 神波刀 透由燒灼腦內的神經 來達到降低70%~80% 顫抖的效果

不過由於幾十萬的費用難以消受 而術後會有身體不平衡的副作用

也就打消的動手術的念頭

今年(2021年)3月份 陪同家人到新世紀中醫看診時

想想要不死馬當活馬醫 就掛號給羅美惠醫師看診

羅醫師了解了狀況後 施予針灸治療

一個月之內 每周針一次 效果竟然達到50%

湯匙舀飯或湯 已能順利地放到嘴中

進入4月份 也是每周一次的針灸

已進步到 靜態懸空 難以注意到的抖動

顫抖幅度只剩未治療前的 10%

吃飯寫字完全不是問題

目前由於疫情嚴重 只能中斷治療

為了造福更多有此困擾的患者 僅此分享個人經驗

可以讓中醫針灸試試

院長的號難掛 畢竟名師出高徒 且院內醫生團隊都保持良好的互動與相互學習

可以很放心的 掛其他的醫師

僅此至誠的表達個人對新世紀中醫 郭院長團隊的感謝

讓困擾幾十年的病症 迎刃而解

不但不用自費醫療 無副作用 效果還比西醫開刀好

大力推荐

#新世紀中醫診所

#郭哲彰 醫師

#羅美惠 醫師

#真正的仁心仁術

#很特別 能為患者培福的醫療機構

#為“窮人”的不治之症,開一扇窗

照片連結: https://reurl.cc/qgA2dR

 

【加入全民健保中醫助孕專案是不孕症婦女的福音】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則發生在新世紀中醫診所的動人故事:

何小姐,正如同時下上班族的女性,在工作穩定後才開始考慮自己的終身大事,在忙著準備結婚及買好新房子後一切皆上軌道後期待著家中能有新生命的到來。

 

    婚後半年一直沒有避孕但仍無懷孕之消息,於是聽從家人建議先到新世紀中醫診所請郭哲彰院長調理體質,當時郭院長評估何小姐已經38歲詢問其月經狀況並請她先到西醫婦產科抽血檢查;但當她到西醫婦產科得到的回應卻是:「妳現在38歲是不孕症的高危險群,想要自然懷孕不容易,況且妳的AMH指數低於正常值只有1.84會建議妳考慮人工受孕或試管嬰兒療程。」聽到這消息後何小姐內心彷彿被判刑般十分難過,久久無法自已。

   

當再度回到新世紀中醫診所門診,郭院長安慰她不要太難過,向她說明健保署有一個中醫助孕專案計畫已經幫助許多對夫妻成功懷孕產下健康的寶寶。於是何小姐開始納入中醫助孕專案,讓醫師每週幫忙看診後針灸治療並搭配中藥服用,並囑咐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測量基礎體溫。在每次中醫回診時醫療團隊會教導病患何種體溫適合做功課或是應盡量避免吃冰涼寒冷的食物等等衛教事項。何小姐在中醫持續治療將近半年,眼看自己的年紀即將邁入39歲,內心也做好心理準備要接受人工受孕。但就在西醫回診前2天好運終於降臨,何小姐發現自己月經已延遲3天於是就在家自己先驗孕發現有2條線,在全家人的祝福下,她開開心心地收下這39歲的貴重禮物。

 

     郭院長說:中醫除了助孕也可以安胎喔!尤其針對高齡患者安胎有其必要性。回想何小姐備孕的辛苦,希望許許多多飽受求子之苦的夫妻們能善於利用全民健保的中醫助孕專案,讓專業的中醫師們因應不同體質給予最適當的治療,不論是問題出在先生或是太太,或是已經配合西醫的不孕症療程,中醫師都會以專業把關悉心呵護每對夫妻,讓求子之路不再那麼的崎嶇,如同何小姐收下這39歲的大禮。

 

健保署新聞稿發布來源: http://pse.is/58bcug

 

新世紀中醫診所也積極在推動「中醫提升孕產照護品質計畫」~

希望透過中醫輔助治療,提升受孕及保胎率,人人都打造好孕體質喔!

#助孕保胎 #新世紀中醫診所祝您好孕

【翁顥溱醫師 小兒特約門診專欄-自閉症兒童篇】

小賀弟弟在三歲的時候被醫師診斷有自閉症傾向,媽媽說 : 「一開始因為他不會叫爸爸媽媽、不會說出他餓了想喝奶、非常挑食(抗拒奶粉以外的食物而且水果只吃香蕉)、出家門不喜歡走路只能用推車等症狀前去就診西醫,安排了心理衡鑑、聯合評估之後診斷結果符合自閉症中的語言遲緩及社交障礙。」

爸爸說 : 「醫師立刻幫我們安排了親職互動治療、語言治療、早期療育等課程。」

媽媽接著說 : 「一開始我們也不知道中醫能幫我們什麼,直到我們在新世紀中醫診所接觸了頭皮針的治療,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小賀真的有進步,會叫爸爸媽媽,不再害怕與人相處,也有表達自己的動機產生,現在還會跟姊姊打鬧呢! 」

爸爸笑著說 : 「雖然兩姊弟打鬧的時候我覺得自己的血壓都飆高了,但是,開心的是小賀好像跟一般的小孩越來越相似了,我想我還是可以稍微忍受一下三不五時的打架吵鬧的發生,哈哈! 」

最後媽媽說: 「真的很高興因為這樣接觸了中醫的治療,讓我發現原來除了早療課程之外,我們還有其他的選擇來幫助孩子成長。」

內心由衷的感謝郭院長及翁醫師開設這個小兒特約門診!

 

【翁顥溱醫師 小兒特約門診專欄-語言發展遲緩篇】

 

小巴妹妹初次來診間,年紀五歲,爸媽說她語言發展比同齡小朋友還要慢,有時候跟她對話覺得反應好像都比姊姊們同年紀時慢了半拍。

爸爸說 : 「語言治療課也去上了,但是總感覺進步的速度趨緩下來…。」

媽媽接著問 : 「請問翁醫師,中醫對這樣的孩子有沒有什麼其他的治療方式呢?」

我回答道: 「中醫對於發展遲緩的兒童包括粗細動作、語言、理解能力等等,可以輔助頭部的針灸(簡稱頭皮針)來治療,雖然有一點點過皮的疼痛,但是效果相當不錯喔!你們可以考慮看看~」

爸爸媽媽最後說為了小巴妹妹好,想讓她嘗試看看頭皮針的治療,約莫三個月後,小巴妹妹的語言表達變得更加流暢,與人對話反應也變好很多。

媽媽說: 「學校老師突然跟我說小巴的邏輯能力進步很多,之前畫畫都是亂塗鴉的方式,現在可以清楚地畫出一個一個圖像,我們也覺得她這幾個月不論是語言發展或學習能力一直都有在進步,真的很開心,非常謝謝翁醫師的關懷與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