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專欄

 【最實用的中藥保存法在這邊】

你知道哪些中藥要放冰箱冷藏、哪些要放常溫嗎?
中藥湯劑可以隔夜服用嗎?
你知道如何辨別中藥材有無變質嗎?

中藥材、中藥濃縮製劑、湯劑等各種中藥,如何保存是一門大學問
輕鬆學習中藥保存法,新世紀中醫診所關心您的健康~

 

【寒流報到!天氣冷颼颼 郭哲彰院長教你救命三妙招】
 

第一招:穿衣服,別急著吃薑母鴨,預防胃潰瘍。

天冷週邊血管收縮,腹腔內血流旺盛,若馬上吃太辣太補的食物,容易導致血液衝出血管外。
 

第二招:穿襪子,寒氣始於腳,預防感冒。

腳底是離心臟最遠的地方,也是最容易冰冷的部位,而足心又是腎經及膀胱經的起點,一旦受寒很容易導致畏寒頭痛、肌肉酸痛、鼻塞流鼻水等感冒症狀。
 

第三招:戴帽子,阻隔寒氣侵犯頭項,預防中風眩暈

《頭部乃諸陽之會》,當身體虛弱,如老人家全身陽氣不足,寒氣很容易侵犯頭項進而導致高血壓眩暈等毛病。戴帽尤其要保護到風池,風府,翳風等穴位,所以大毛帽非常適合喔。
 

新世紀中醫診所關心您的健康~

 【時事解惑 — 吃辣真的能抗疫嗎?十大秘辛一次破解】

-109/03/26-

武漢肺炎持續延燒,防疫期間甚麼時機吃辣較合適呢?
郭哲彰院長在心閱網中要教大家破解關於吃辣的十大秘辛!?


完整文章連結: https://reurl.cc/nz5zr

奇怪?我明明吃得很健康也按時喝水,為什麼胃病的問題還是沒有改善呢?
郭哲彰院長表示:日常生活中原以為健康的飲食習慣,反而容易加劇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生,看看你有沒有這五大習慣吧~除了五大習慣之外,郭醫師還要教你三招你應該要知道的自我保養妙招喔!

 

 

傳送門:

https://bit.ly/2NUwkDE

https://bit.ly/36JEcQE

 

 【你知道中藥也可以治胃病嗎?—郭哲彰院長要教您胃病自我保養妙招】
奇怪?我明明吃得很健康也按時喝水,為什麼胃病的問題還是沒有改善呢?
郭哲彰院長表示:日常生活中原以為健康的飲食習慣,反而容易加劇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生,看看你有沒有這五大習慣吧~除了五大習慣之外,郭醫師還要教你三招你應該要知道的自我保養妙招喔!

 

 

傳送門:

https://bit.ly/2NUwkDE

https://bit.ly/36JEcQE

 

從去年疫情爆發以來,郭醫師就陸續利用晚上的時間幫紐約的華人視訊看診,因此吸取許多新冠肺炎視訊看診的經驗。郭哲彰院長接受三立新聞網獨家訪問-與西醫師聯手「視訊會診」幫助確診者出院(解隔離)

 

有兩名新冠確診住進負壓隔離病房的患者,在西醫感染科醫師的協助下,與他遠端「視訊會診」,服用「清冠排毒湯劑」之後,達到指揮中心規定解隔離條件PCR陰性,C t值>30,順利出院。

郭院長也強調,確診者在面臨孤獨.害怕.重症威脅與不確定的未來是非常難受的,因此中醫能為確診者帶來希望,並與西醫師攜手合作,真的非常感動!

 

以下為完整報導: https://reurl.cc/Ak7Zmd

 

郭哲彰院長10月份心閱網出爐囉!

近年來健身、鍛鍊肌肉蔚為風潮,講到鍛鍊肌肉,許多人多半會快速聯想到相關的西醫觀念,例如認為「想增肌就要多補充蛋白質」,又或者在鍛鍊過程中,一定要依據西醫對生理結構的看法來訓練不同的肌群,有效打造緊實又明顯的線條等。

 

這些做法固然有其邏輯,但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其實中醫對於「肌肉」的養成也有一番說法!本月份心閱網,郭院長將告訴大家,依循西醫鍛鍊方式雕塑肌肉線條的同時,亦能參考注重長期健康的中醫概念,將能讓這兩種醫學產生綜效,幫助身體達成運動表現與長期健康的完美平衡!

完整文章連結:reurl.cc/82XQKy

發燒是身體對抗外邪的一種反應,當外邪侵犯身體後,體內的免疫系統受刺激而升高體溫,常見於外感感冒。不想要讓小孩吃退燒藥的父母,可採取中醫小兒推拿手法輔助退燒喔!爸爸媽媽們趕快跟著翁醫師推推推,照顧家中小寶貝吧!

 

※小叮嚀 :
1.小兒推拿後出汗,要注意避風及補充足夠水分。
2.發燒、感冒期間要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如湯、粥、羹等等。
3.發燒是一種症狀,提醒身體有外邪入侵;退燒的目的是讓小朋友比較舒服,未必已消除致病原,如果孩子一直高燒不退並出現異常哭鬧、活動力欠佳、嗜睡或抽痙等症狀,須及時就醫。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yoLh0BWUTUs

 【秘訣大公開!✨】
連日豪雨溼氣重,全身關節酸痛,肌肉緊繃,下肢腫脹怎麼辦?
郭哲彰院長強力推薦【薏苡仁飯】 把薏仁當飯吃,連續吃2至3天。

(注意:孕媽媽不可食用;還有,只喝薏仁湯效果不佳喔!)


《神農本草經》說“薏仁治筋急拘攣,不可曲伸,風濕痹,下氣,久服輕身,益氣。”
所以薏仁除了可以美白外,它最主要的作用是消水腫,還有通利關節,鬆弛肌肉。
怎麼吃?【煮法】很重要!
①把新鮮清洗乾淨的薏仁泡水2個小時後瀝乾水份,放入保鮮盒中,冰箱冷凍至少4小時
②將冷凍後的薏仁取出,加入1:2的水份(薏仁:水)放入電鍋內鍋,外鍋加上2米杯水後,壓下電源開始煮。
③電鍋開關跳起來後,先悶30分鐘到一個小時。
④打開電鍋用飯匙將之盛入碗內,就大功告成囉~

煮法連結:https://reurl.cc/QdgakZ

郭哲彰院長6月份心閱網出爐囉!

 

新冠疫情延燒至今,對全球人類的生活與健康造成強烈衝擊,直到各類疫苗問世後,抗疫之路才彷彿出現一線曙光。面對疫情的不確定性,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施打疫苗的影響,可以在施打前後做什麼調養,又該注意哪些要點呢?一起來看看郭院長的解析吧~

 

完整文章連結: https://reurl.cc/9r5xyY

郭哲彰院長11月份心閱網出爐囉!

中醫理論中,「五行」能對應到日常生活中的許多面向,比方說季節有春、夏、長夏、秋、冬;人體系統有肝、心、脾、肺、腎;滋味有酸、苦、甘、辛、鹹,而人們也可以依據五行分為五類人,各類人有著典型的外貌與性格特徵,也有務必了解的養生重點。

前幾篇文章介紹了「火行人」與「木行人」;在這篇文章中,郭哲彰中醫師將接著針對「土行人」來介紹,告訴你這類人有哪些典型特徵,又能如何做好日常保健。

 

土行人在日常生活及人際互動上又有哪些健康須知及飲食建議?在中醫觀點中,土行人體質可以朝哪個目標努力邁進呢? 一起來看看郭院長的解析吧!

?完整文章連結: https://reurl.cc/95qjVj

郭哲彰院長7月份心閱網出爐囉!

五行中的「木行」,在萬物中有什麼樣的定位呢?在自然界對應到春天,萬物表現出欣欣向榮的狀態。因此木行人的特質,會帶給世界生機,給人一種柔和婉約的形象。因木行人思慮較多較敏感、對壓力的感受特別強烈,因此郭院長建議木行人須特別注重自身生活的「質量」,從飲食、作息等各方面著手調養。

木行人在日常生活及人際互動上又有哪些身心保養建議?在中醫觀點中,木行人體質可以朝哪個目標努力邁進呢? 一起來看看郭院長的解析吧!

 

完整文章連結: https://reurl.cc/og47k5

【五行特質|水行篇  水行人保持活力的「補腎」指南✨ 】

郭哲彰院長2月份心閱網出爐囉! 

在中醫理論中,諸多事物都可以用「五行」來加以分門別類,如人體的肝心脾肺腎、顏色的青赤黃白黑等等。而以人來說,也可以用五行分為木、火、土、金及水五種,擁有不同的性格與保健方向。先前,我們已經跟著郭院長了解「木行人」、「火行人」及「土行人」,這次,讓我們一探「水行人」的究竟。

另外,郭院長還分享了常見健康風險與養腎 4 建議,促進健康的同時,將「助人」納入考量,人生會更不一樣!

 

完整文章連結:https://bit.ly/33rTddl

郭哲彰院長4月份心閱網出爐囉!

五行中的「火行」,在萬物中有什麼樣的定位呢?火主心,在自然界對應到夏天。夏日炎炎,萬事萬物呈現陽氣旺盛的狀態;之於火行人特質,也是比較陽剛、性情急躁衝動,這就是人與大自然五行的連結。

 

那麼火行人有哪些特性以及容易罹患之疾病呢? 火行人在飲食、生活及人際互動上又有哪些身心保養建議?在中醫觀點中,火行人體質可以朝哪個目標邁進呢?   一起來看看郭院長的解析吧!  

 

完整文章連結:reurl.cc/dVjdmq

新世紀中醫診所 郭哲彰院長4月份心閱網出爐囉!

「五行特質」系列文章來到最後一篇!這次,讓我們一起認識在木、火、土、水之外的最後一類~也就是「金行人」。

這類型的人因為總是繃緊神經做事、或處於盛怒狀態,所以心理上常承受高度壓力。生理上也容易伴隨壓力出現肌肉痠痛、頭痛、焦慮...等問題。

 

郭院長在本月心閱網中除了分享簡單又實用的身體保健方式,也會提供金行人在待人處事方面的建議,協助進一步保持心理狀態穩定,以及改善人際問題,趕快來看看吧!

 

完整文章連結:https://reurl.cc/9Gr6aV

郭哲彰院長五行人系列文章-請點閱 https://bit.ly/3EPAman

 

郭哲彰院長9月份心閱網出爐囉!

若平時有在關注養生資訊,也許你會聽過一個說法,那就是「秋季很『燥』,一定多補充具滋潤功效的食物!」這個養生觀念或許適用於大陸型氣候地區,但在台灣,卻未必是最好的秋季養生之道。

生活在台灣的我們要如何在秋季保持健康呢?郭哲彰院長在本月心閱網要帶我們深入了解秋季常見的3種不適與預防方式,一起來看看郭院長的解析吧!

完整文章連結: https://reurl.cc/KQnZyy

高麗菜包入生豆包再以辣椒醬炒香,香噴噴的豆酥白玉捲上桌囉!

 

食譜連結:https://reurl.cc/m9Lpg7

更多訊息歡迎加入新世紀健康學堂的Line@,

並到新世紀中醫診所粉絲專頁按讚追蹤我們唷~?

Line@:https://goo.gl/PRszby

FB:https://goo.gl/zYVSDy

 

清爽無負擔的黃瓜搭配咖哩醬與花生粉,讓我們來看看素食沙嗲串怎麼做吧!
食譜連結:
https://bit.ly/2WEOH6q

更多訊息歡迎加入新世紀健康學堂的Line@,
並到新世紀中醫診所粉絲專頁按讚追蹤我們唷~👍👍
Line@:
https://goo.gl/PRszby
FB:https://goo.gl/zYVSDy

色香味俱全的素食日式和風散壽司誕生囉~
以紅蘿蔔泥取代明太子,搭配香菇、小黃瓜、玉米筍、綠花椰、蛋皮,顏色美麗又健康,小編看了都垂涎三尺呢~
讓我們一起點開食譜試著做做看吧!

食譜連結:bit.ly/2okilO2

更多訊息歡迎加入新世紀健康學堂的Line@,
並到新世紀中醫診所粉絲專頁按讚追蹤我們唷~
Line@:https://goo.gl/PRszby
FB:https://goo.gl/zYVSDy

馬鈴薯切片為基底加入各式野蔬,搭配黑胡椒的香氣,一道完美料理上桌了~好想趕快嚐一口阿! 防疫期間在家吃好吃的蔬食料理,安全又健康喔!

食譜連結: https://reurl.cc/mnGVO7

更多訊息歡迎加入新世紀健康學堂的Line@,

並到新世紀中醫診所粉絲專頁按讚追蹤我們唷~?

Line@:https://goo.gl/PRszby

FB:https://goo.gl/zYVSDy

 

蒲燒茄曼


茄子添加海苔香鬆的香氣,淋上清爽的鳳梨氣泡汁,一道適合夏天的蔬食料理端上桌囉~

食譜連結:https://reurl.cc/1xRdeG
更多訊息歡迎加入新世紀健康學堂的Line@,
並到新世紀中醫診所粉絲專頁按讚追蹤我們唷~?
Line@:
https://goo.gl/PRszby
FB:https://goo.gl/zYVSDy

柳丁也能當容器?好想馬上實作看看呢!熱騰騰的新版影片出爐囉!

郭哲彰院長本著診所目標【古典中醫、繼往開來、創新世紀】,以身作則帶領著團隊。在這個充滿食安問題的時代,為了照顧員工健康,郭院長特別成立了「健康廚房」,捨棄外食選擇,由主廚顏睿渝提供健康、美味多變化的蔬食料理,打破大家對蔬食的迷思,讓診所同仁辛苦工作之餘,都能吃得健康、吃得安心。

同時郭院長也祈願把這份養生保健理念發揚光大,希望大家都能擁有健康「食」在新生活喔!
今天就讓主廚與菜鳥-鄭名惠醫師來教大家學做菜吧!

https://youtu.be/KK3GPrJlGN8

蔬翠綠寶石

以蘿蔓葉為基底,搭配鮮綠竹筍與切丁紅蘿蔔與小黃瓜,加上適量優格,
清爽的夏季料理就完成囉!
食譜連結:
https://bit.ly/2LqDekm

郭哲彰院長5月份心閱網出爐囉!

 

在上一集中,我們跟著郭院長了解到何謂真正的「長新冠」:轉陰後還有不適,並非就一定屬於長新冠,而是要等一個月的急性期與兩個月的急性後期過去之後,若還有症狀持續存在,那才符合醫學上對「長新冠」的定義。

 

這一集我們要接續來談「長新冠」或急性後期的症狀,除了尋求醫療協助外,要如何在生活中保養自己的身體。我們就以上一集談到的四種新冠病毒長期影響來展開討論吧!

 

完整文章連結:  https://ssur.cc/HfLzBeN

郭哲彰院長3月份心閱網出爐囉

對一些平時不太接觸中醫概念的朋友而言,「三焦」可能是一個很陌生的詞彙,你也許聽過腎、膀胱、大腸、小腸等臟腑,唯獨沒聽過它;但它卻是個務必要了解的臟腑,更重要的是,你還得知道該如何保養它。

在這篇文章裡,就讓我們跟著郭哲彰院長的腳步一起認識「三焦」吧!

完整文章連結: https://bit.ly/40uNQSg

郭哲彰院長8月份心閱網出爐囉!

上月心閱網郭院長已為大家解說【藏象學說|肝與膽】,五臟六腑其實是緊密合作的。

這一次,我們要來認識另一組臟腑的合作關係,那就是人體裡最重要的「心」,以及與之搭配的「小腸」。除了理解它們如何影響健康,也學會透過正確方式來養心。它們之間有何關聯,要如何照顧這個被視為「五臟六腑之大主」的人體神聖領域呢? 一起來看看郭院長的解析吧!


完整文章連結: https://bit.ly/3RqCnia

【藏象學說|肝與膽】 :https://bit.ly/3Jw1Hkl

郭哲彰院長7月份心閱網出爐囉!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聽到有人說「五臟六腑」,「五臟」我們學過了,它指的是人體的肝、心、脾、肺和腎,那麼「六腑」又是什麼呢?那麼五臟和六腑之間又有什麼關係呢? 了解肝膽的重要性後,還有三個妙招教您守護健康喔! 

在本月份的文章中,就讓郭醫師帶我們全盤了解吧

完整文章連結: https://bit.ly/3Jw1Hkl

郭哲彰院長1月份心閱網出爐囉!

在中醫理論中,腎被視為「先天之本」,主掌人稟受於父母的精氣;而相對於腎,脾則被視為「後天之本」。

​脾主掌營養吸收功,對人一生的健康影響很大,金朝醫者李東垣甚至還寫了一部《脾胃論》來深入剖析。在這次文章中,就讓我們跟著郭哲彰中醫師來好好認識脾胃2者之間的關係,透過理解和正確保養,確保吃下肚的營養物質能充分被利用喔!

完整文章連結: https://bit.ly/3l5mrqI

郭哲彰院長1月份心閱網出爐囉! 

上班打電腦、下班滑手機、睡前再用平板電腦追一下劇。現代人的生活中隨時充斥著3C產品,隨之而來的生理或心理危害,近年來也成為眾所關注的議題。

3C產品帶來的危害究竟有哪些呢?                   

除了均衡飲食之外,郭院長也額外分享了護眼與護耳的動作練習,一起來看看郭哲彰院長的解析吧! 

完整文章連結: https://bit.ly/3Ax9Wrv

為提升國人膳食營養相關知能,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結合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發展之「尋味臺灣」系列食譜書,以國人較易缺乏之營養素為主軸,並以當令在地食材研發多元化食譜,製作「食民曆」手冊,另配合淺顯易懂之食譜影音,希望民眾更容易於生活中落實,達到改善國人膳食營養攝取狀況的目標。

食民曆手冊: https://reurl.cc/zbMyb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