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專欄

文/郭哲彰中醫師 疫情中的溫暖

在中醫師公會全聯會宣布全台成立【台灣中醫防疫醫療國家隊】提供新冠肺炎視訊診療服務後沒多久,高雄市某醫院的感染科醫師打電話過來,詢問我們可否提供中醫視訊會診,我回應我們診所可以提供視訊診療,有任何需要儘管提出。該醫師接著詢問如何給藥、收費等。聽完我的答覆後該位醫師馬上詢問病者有沒有吃中藥的意願。沒隔多久聽到病患有意願的消息。於是,我們加Line開始準備視訊作業。

我們透過視訊軟體,在螢幕中看到病患口戴外科口罩,旁邊站著西醫師穿著全套隔離衣給與病者適時的引導並操作視訊診療。來回間,不難看出醫者對於病者的用心與呵護。

視訊問診後,我說我不收取任何診察費用,我們會將藥煎煮好,再請人拿到醫院警衛室,請您再派人下來拿取。

但這位感染科醫師回答我,不用。我會親自去您診所拿,不用麻煩您了。

瞬間,我的淚水在眼框打轉,醫者仁心啊!在全台抗疫的無情氛圍下,中西醫攜手合作下,一顆菩提心融化了冰冷與無情。

瞬間彷彿看到一縷陽光投射到我的心間,人間處處有溫暖啊!

真是美不可言......

於是我又加足了馬力,還有人等著我。

哲彰敬書

 

【習醫心靈點滴2021.03.20】

文/周子為 中醫師 成為你健康道路上的好隊友

    二十出頭的女性患有青光眼,這次回診拿了視野檢查的報告給我看,依據報告顯示,情況是有好轉的,那位年輕女性略為不安地問我是否還會進步,我微笑回答她:「會的,會再進步的!」她放鬆地笑著看著我說:「好,我相信你,我會再繼續治療!」

    眼睛是靈魂之窗,但現代人的眼睛狀態真的不太好,筆者近幾年來在眼針治療上累積不少個案,然而治療效果有好也有壞,差異頗大,仔細思考後總結其中可能的原因,一是生活方式,二是體質差異,三是疾病本身。

    所謂生活方式,就是長期處在一種傷害眼睛的生活方式裡,無時無刻都會是導致疾病惡化的因素,那就算試再多治療,吃再多的保健食品可能都是徒勞無功。例如每天要緊盯螢幕看8小時以上的工作、每天都熬夜到天亮的生活習慣等等。

    第二是體質差異,根據臨床經驗,許多患有眼疾的人當中,有不少是濕熱體質的人,這類人可能較為肥胖、容易流汗、怕熱、大便較黏、一開口講話就能聞到濃濃的異味。這類人的眼疾,常常針灸和吃保健食品的效果並不好,因為這比較像是身體對水液的代謝出了問題,導致濕熱上薰頭面而影響眼睛,必須要先改變整體的體質狀況,才有機會恢復視力。 

    第三是疾病本身,一部分的人是先天遺傳疾病,一部分是不可逆的傷害(如白內障),這都是很難處理的問題。

    行醫多年,知道很多時候其實醫師能幫助的極其有限,對於病人的信任,我覺得是上天賜予我的禮物,我萬分珍惜,也是督促我精進的動力。最後還是要提醒大家,眼睛真的很重要,預防勝於治療,請大家平時一定要好好愛惜自己的眼睛,身體是自己的,只要你願意為自己的身體做些努力和改變,我會給你最大的後勤支援,幫助你走向健康的人生。

 

 

【習醫心靈點滴2021.1.18】

文/翁顥溱中醫師 偏鄉醫療有感-楓港篇

 

2020年8月份開始,每周三是我要到【枋山鄉老人活動中心】執行偏鄉醫療的日子,不知不覺半年就這樣過去了。

 

雖每週三一大早都要從高雄搭車至楓港看診,但很感謝有一群和我一起努力的好夥伴—接送所有資材與讓我們安全到達目的地的司機、護理師、掛號助理以及統籌一切的行政組長,還有協助我們義工大哥大姊等…….。

 

 看著一個場域從無到有建立起來,並可以幫助到每一位病人,深深覺得一切都是得來不易的,因為有好多好多人在協助我們!

 

 非常感謝在每一個環節中默默付出的人,沒有大家的辛勞,雖身為醫師,但單打獨鬥的我不可能是成辦楓港的偏鄉醫療!

 

在楓港偏鄉醫療的行醫過程中,我看到了跟在診所行醫不同的風景,楓港村和善餘村是兩個小而美緊緊相鄰的村落,就診的患者都互相認識,每次來看診之餘大家都會相互問候關心分享一些保健之道,真的很有愛,非常喜歡這樣濃濃的人情味!而且每個患者和義工們對我們都好熱情,每次見面真的都像朋友一樣。

看見大家可以在這裡接受中醫診治身體慢慢變好,也可以在這裡跟朋友互動寒暄,著實覺得偏鄉醫療的意義不只是照顧到偏鄉民眾的身體、也照顧到大家的心,把醫療的層次擴大了。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雖然此處偏鄉醫療暫告一段落了,但是,這段時間的記憶一定會在我們的心中永遠留存,也會時時刻刻提醒著我把握任何可以行善的機會,在每個當下都要全力以赴!

 

 

 【習醫心靈點滴2020.09.16✍️】

文/周子為中醫師 長輩的笑容給我前進的力量

 

起初會參與衛服部的預防及延緩失能課程計畫,只是抱著想去附近里的據點推廣中醫養生觀念的心態,想說應該不會太困難。結果整個課程模組的規劃和修改花費了非常多的時間,授課方面也佔用了診所醫護團隊的許多心力,感謝百忙之中幫忙設計課程的診所醫師同事,也謝謝護理師們願意貢獻假日休息的時間來上指導員的培訓課程。其實平時診所的工作已經相當忙碌,接這樣的計畫後,家人總會關心的問我是否會太辛苦,而我的感覺是身體雖然有些疲累,但心情是很愉快而充實的,首先,去社區據點上課給我很大的學習機會,之前講課的對象比較偏一般民眾,就算是樂齡大學的老人也是屬於健康條件比較好的一群,而社區長照C據點的長輩,有些認知和體能條件並不是那麼好,因此他們給了我調整我原本授課方式的成長機會。另外,讓我更有力量前進的是長輩們的笑容,就像陪我前往教學的助教曾跟我說過:

 

「據點的長輩們都好可愛啊,像小孩一樣。」

是阿! 我也是打從心裡覺得他們很可愛,雖然不是自己的親人,但總會讓我回想起曾陪伴我度過一段童年歲月的奶奶,記憶中的她是如此的慈祥和善。如今奶奶雖已離世,但我會將對她的愛傳遞給每位長輩。其實高齡者的照顧是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家屬及照顧者的辛勞外人很難去體會,我只希望能貢獻一點微薄的心力,把我的所知所學帶给更多的長輩們快樂及健康,也期盼能替照顧者們減輕一些負擔。最後,歡迎各位朋友一同加入關心和促進長輩健康的行列喔,長照這條漫漫長路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來參與!

 

 

 【習醫心靈點滴2020.07.16✍️】

文/翁顥溱中醫師  新世紀中醫診所行醫有感

 

下診時總會回顧一下一整天的生活與學習,發現自己真的很幸運也很幸福。

在新世紀,我有很好的老師—郭哲彰醫師。他教會我如何成為一位關心生命的醫師,每次上課、跟診和讀書會研討時,老師總是不厭其煩地提醒我們: 如何在每一次看診還有與患者的互動中真心的關懷、幫助患者,同時也不能忘記要增進自己的醫術,期許未來可以給更多人更好的照顧,絕對不能忘記—「成為一位良醫比成為一位名醫是更重要的事情」。

 

診所中的員工,不論是一樓掛號櫃檯人員、二樓的護理師與三樓的行政人員,大家就像一家人,也像一群好朋友,相處非常融洽,互動充滿關懷與愛,關心彼此近況,打打鬧鬧超歡樂。真的很少見到一個環境,大家關係如此緊密和諧,讓大家一走進診所就會感到舒服與親切的服務,大家的工作目標也都很一致~盡自己最大努力照顧患者恢復身心的健康。有這樣一群善良的人一起完成同個目標真的是很榮幸的一件事情。

 

來到新世紀才發現受病苦折磨的人真的太多太多了,小至肌肉痠痛、大至癌症,每個人在生命中總會遇到看病吃藥的時刻,我也常常問自己:身為中醫師的我到底可以為這些人多做一些什麼呢?最後發現就像是老師叮嚀的,努力盡自己本分並且給予患者最好的照顧與關懷,陪伴他們度過生命中那一段最需要受幫助的時光,這就是身為醫師最重要的事情!

 

 

 【習醫心靈點滴2020.04.15✍️】

文/周子為中醫師 阿姨的膝蓋痛

 

阿姨從去年開始雙膝疼痛,蹲下或盤腿皆疼痛,西醫X光檢查有軟骨磨損的現象於是來找我看診。我仔細檢查了一下阿姨的下肢,發現膝下緣的脛骨內側有明顯的壓痛點,活動膝關節在伸直時會有痛感,測試一下髖關節的活動,髖外展不到45度即產生緊繃和疼痛感,髖內旋和外旋角度正常,骨盆右側稍微前突,可見有向左旋轉的傾向。

 

最後診斷是「鵝足肌腱炎(滑囊炎)」,也就是從骨盆延伸到小腿內側的三條肌肉的肌腱發炎,這三條肌肉主掌大腿內收和內旋的功能。

 

最後以傷科手法和針刺局部穴位搭配下肢遠端肝經穴位處理。骨盆附近肌肉也一并放鬆,治療效果相當不錯。

 

跟阿姨解釋症狀的可能成因,並請她回去要多伸展下肢內側肌肉,她突然告訴我,之前她有在跳土風舞時膝蓋是不會痛的,那時候她都有在伸展下肢肌肉來熱身,只是後來因為眼睛生病視力模糊,就沒有再拉筋伸展和跳舞了,想不到膝蓋就開始出問題。所以合理推測她的症狀是肌肉緊繃和肌力變差有關。

 

「想不到症狀的起因居然跟視力變差也有關呀!」我心想下次可能要處理她眼睛的問題了。

 

看診有時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發現,人體的症狀總是一環扣著一環,醫者只能用學習到的專業和醫病之間緊密的連結和信任,耐心地揭開隱藏在表象下的層層原因,這是臨床的溫度與深度,也是深深令我著迷之處。

 

 【習醫心靈點滴2019.6.17✍️】
文/周子為中醫師 南印義診之旅

今年很高興有機會跟福智義診團去印度進行七天的義診,總共看了一百多位法師和當地的居民。首先要非常感謝診所郭哲彰院長,全力支持我參與這次的義診活動。感謝所有團員這次義診給我諸多協助,還有當地的法師們幫忙翻譯。原本擔心來印度會水土不服,沒想到安然渡過整趟旅程,這都要歸功於這幾天用心準備伙食的藏人廚師。

此次去的地方是位在南印的色拉寺地區,當地的生活條件比較落後,醫療資源不足,人民的養生觀念也不足。這次非常多胃病的患者,通常和飲食和生活習慣有關。胃部保健的正確觀念,第一,少吃燒烤辣炸等較刺激的食物。第二,飯後勿馬上躺臥休息,容易胃食道逆流。第三,若胃部不適,最好能飯水分開食用,把吃飯跟喝湯的時間拉開到一小時,減少對胃的負擔。我認為義診的用意不在把病治好,畢竟短短幾天能處理的問題有限,重要的是能夠在當地留下正確的保健觀念,中醫在這方面有許多可發揮之處,比如養生觀念、穴道按摩、拍打功、拉筋伸展(五禽戲),這些才是真正能對當地居民的健康產生長遠正面的影響。

我在義診認識了許多藏族的法師,年紀與我相仿,很快就跟他們成為好朋友,聽著他們述說著自己為了理想,如何徒步30天,從中國經過尼泊爾來到印度,生死交關宛如電影情節一般撼動人心,也讓我感受到自己能生活在台灣是多麼的幸福。

 【習醫心靈點滴 2018.5.24】 文/周子為中醫師 

  診間隨筆-偉大的母親

        

M阿姨是顳頷關節痛的的患者,已經來給我針灸一段時間,症狀也慢慢緩解中。但今天筆者想分享的不是關節痛,而是另外一段的故事。M阿姨有一位腦性麻痺的小孩,現在已經三十多歲了,記得初次見到他時,我有些訝異,因為除了發音有點不太清楚,其他各方面功能都復健良好,看起來與常人無異。在我好奇詢問之下,阿姨於是開始述說這麼一段往事。

M阿姨說小孩以前是很嚴重的,所以她四處打探名醫來醫治她的孩子,在十個月大時就開始針灸,舌頭原本是伸出來的無法縮回,後來被一位高雄的中醫師在金津玉液放血,放的時候血還是噴出去的,經過一年的治療後,舌頭也慢慢縮了回去。後來M阿姨還帶小孩去中國大陸給當地有名的中醫師針灸頭部,原本攣縮僵硬的手也慢慢放鬆打開來,回台灣後也一直持續在頭皮處針灸治療。

歷經數十年不辭辛勞、風雨無阻地求醫,如今已看似雲淡風輕的回憶,但相信每個當下對她來說應該都是刻骨銘心的經歷,在多年以後的今天,總算也看見了回報。

金津、玉液這兩個穴道是經外奇穴,位置在舌下繫帶左右兩側的靜脈上,左為金津,右為玉液。一般會用三棱針點刺出血,可以止痛消炎,通經活絡,對治療重舌腫脹,熱極難言的症狀有奇效。頭皮針也是常用來治療腦部疾病的方式,包括中風、失智症、發展遲緩、腦性麻痺、自閉症…等,安全而有效,只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出療效。

M阿姨時時面帶微笑,雖然身體病痛卻精力充沛,言談中充滿正能量,她有虔誠的信仰,面對上天給她帶來的艱鉅考驗,總是能歡喜接受,我說:「阿姨您真豁達,怎麼每件事都看得這麼正面?」她笑笑地對我說:「有苦也有樂,才是人生啊!」

「有苦也有樂,才是人生」多麼簡潔又深刻的一句話!

每位病人都是我的老師,教會我各種人生的道理。在M阿姨身上看見母愛的偉大,對小孩無怨無悔的付出,不管小孩生下來是生了病或是有缺陷,甚至要照顧一輩子,母親都還是會不離不棄愛著自己的孩子,陪伴他們走過那段風風雨雨,攜手迎接未來,這些,令筆者由衷地感佩! 

各位偉大堅強的媽媽們(和爸爸們)~加油,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張姓婦人長期肩頸僵硬痠痛,兩手麻,一日來診,症狀如前,並說今天覺得嘴唇內側感覺粗粗、熱熱的,好像有一層膜。說實在,筆者當時並無把握處理這個症狀,暗自思忖先解決其痠痛的問題就好,其餘的再慢慢調理。二日後,張姓婦人回診,神清氣爽,雀躍地跟筆者說道:兩天前肩膀那一針下去後,口中突然一陣涼感,唇內側感覺異常的症狀就好了,邊說邊開心地用手比劃了肩上的位置,一看,原來正是肩井穴。這件事令筆者充滿疑問,心想肩井穴是膽經穴位,也沒經過口唇,為何能治療口部症狀?回家後左思右想,毫無頭緒,霎時間,瞥見了書櫃上久久沒碰的黃帝內經,索性隨手翻翻,當看到《靈樞•經脈》篇,有句話寫著:「足少陽膽經,是動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甚則面微有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是為『陽厥』。」一時靈光乍現,原來我要找的答案在這裡!

口苦也是一種口腔感覺異常,臨床上病人不見得會說自己口苦,可能會用感覺異常來表達症狀,但都可以把它歸納在口苦的範疇。

 

引用楊維傑醫師對「是動病」的解釋是:「本經脈之經氣變動失常而病」。「是動病表現的多為外邪侵襲,經脈功能發生異常所產生的疾病,一般而言,病位淺,多在表,在氣分,在經絡,多是急性病,正氣一般不虛,多為實證,唯足少陰腎經病但見虛證,而無實證。」

對照此病案來說,針在肩井穴有效的可能原因,第一,肩井穴可疏通足少陽膽經的經氣,故可治療膽經經脈病變。第二,肩部的位置在上,易感風邪,而病人肩部觸診表層緊繃,代表病邪尚在表,是動病正是外邪侵襲產生的,故與症狀合拍。如此一來,下針便能改善口苦的症狀了。至此,忽然想到前些時日,也有一位黃姓婦人肩頸痠痛來針灸,當時筆者觸診她兩肩,發現表層異常緊繃,所以先處理她的肩部,數日後,黃姓婦人回診,也高興地表示原本自己口乾的問題改善了。

綜合以上兩則病案,筆者可以肯定,有一部分口腔感覺異常的問題,確實可以從少陽膽經著手。依此概念,平時的保健方式也要加強身體兩側膽經的暢通,尤其一定要注意自己肩部的放鬆,適時地伸展,各位朋友不妨一試。

肩井穴:大椎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處,是治療肩頸痠痛的重要穴位。